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文言文(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名言)

加微信号立即领取:原本价值3800元的《写作小白进阶课》合集包。现在0元赠送!!!活动期过后恢复原价 立即加老师“菲凡资讯”领取,备注:001 没有备注的不送哦

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文言文(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名言)

1

如果问人与人相处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和原则,我想可能用一个问心无愧就好。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都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以及不同的价值观,不一样的差别往往也就决定着人与人相处之间的难度。

有的人做事凭良心,只要问心无愧坦坦荡荡就好;有的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利益当先,只要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就好。

当你在生活当中带着不同的面具与人相处的时候,自然也会在别人的心目当中留下更多的面具。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在别人的嘴中都有数不清的形象,于是与人相处问心无愧就好。

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文言文(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名言)

2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一句话大家耳熟能详,意思是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若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凡事能够问心无愧,其实就是最好的生活哲学了,并且问心无愧的生活理念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了,许多疾病往往都与我们的坏情绪息息相关,整日活在担惊受怕、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日子里,生活的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更何况,生活中总有许多人与人相处的时候,未必能够用真心换真心、用善意来回应善意,甚至会带着欺骗、利用、鄙视、仇恨的心态与你相处。

人们常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善良,于是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善心、善良、善意留给那些更值得需要的人,如若不然一个人的善良自然也就贬值了。

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文言文(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名言)

3

《曾广贤文》中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

人性的弱点往往就是这样,与人相处的时候,只要稍微有些不满意的地方,只要稍微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往往可能就本能的对别人指指点点,甚至暗中使坏。

上天给了我们一双眼睛,其实并不是让我们完全窥视外界,我想更多的心思可能是用来内省,一个人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时候,才能在生活的海洋里自我完善与发展。

每日常思己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经济天下,这是古人们几千年以来的传唤与呼喊。

当我们对人性的支持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知,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其实往往都是利益关系,有时候像生意上的往来,有时候不是双赢就是双输,当我们能够渐渐正常生活中的真相,但凭问心无愧或许就是最好的生存哲学。

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文言文(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名言)

4

有些人在生活里即便做着亏心事,有时候表现的往往也理直气壮,气定神闲的状态总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让周围的人皆大欢喜。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学会做减法,这是生活告诉我们的道理。你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真正值得投资心血的地方,以此让自己的人生好好升值。

人性的贪婪有时候是喂不饱了,我们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富豪每日经过一个乞丐的面前,每天都会随手将自己携带的10块零钱给这个乞丐,但有一天因为外出匆忙身上只带了5块钱,当经过乞丐面前的时候,如同往常一样将这五块钱随手就给了乞丐。

当这个乞丐拿到五块钱的时候,一时间歇斯底里、好不情愿,拽着富人的衣服不依不饶,并且质问道:平时给的都是10块钱,怎么今日给五块了?

我想对这个富人来说,一时间百感交集,暂时千言万语可能也难以抚慰心中的创伤,而我们从这个故事当中所得到的人生体会就是:问心无愧就好,不值得施舍善良的人,就收起你的善良,继续前行,保持问心无愧的模样。

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文言文(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的名言)

5

无论是对父母、亲人、还是朋友、即便是一个陌生人,我想问心无愧都是一个很好的处事原则,他不止养心,也是养生。

每个人在别人的嘴中都有数不清的形象,与人相处问心无愧就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3967033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fzx8.com/4434.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ffzx8.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0220.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ffzx8.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