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老先生谈到“读书要有中心”,从某种意义看,中心有广义有狭义,所谓狭义,是指一篇文章的中心,这需要我们先阅读全文,才能通达;所谓广义,是先定中心或主题,然后再到书籍中寻找内容,形成这一中心的系统组织,也叫主题阅读。

阅读朱光潜老先生的这一篇《谈读书》,中心无疑就是读书,我暂且将其归为广义类,梳理全文,从中心想开去。
《谈读书》共25个自然段——
1–3自然段:读书与学问的关系,引出书籍的意义。
“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读朱熹的《论为学与读书》,同样感受到这一点。学问包含读书,但读书不一定就是做学问。
朱老先生说,学问是全人类的事,而学问能够让我们看到成就,全因书籍的记载流传,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与探索。
4–7自然段:书多的流弊
①书多不专精
对于成人,过目万卷不如留心、用心精钻经典,梳理、归纳,写出自己的思考,达到“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的阅读效果。走心,才能使心灵澄澈,使头脑强大,使世界清明。
但对于学龄前儿童与小学生,却是需要浪漫的海量阅读,一是看到阅读世界的美好,激发阅读兴趣;二是阅读涉猎广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②书多使迷路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
如金克木老先生所说,读根本书籍。
有了“大家”的指路,我们就少了读书少的焦虑,将有限的时间放在那些基础书目与经典中来吧!
8–23自然段:精读的意义与目的性阅读
精读的意义:“少读但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致于变化气质。”
目的性阅读:
①扩充背景知识的阅读
举个例子:
中学生学科学习压力大,只啃教材必要偏食,如若我们能够为他们寻来扩充背景知识的书籍,那些晦涩难懂的概念在这样科普阅读的过程中已经接触过,再回归教材学习就备感轻松了。
②先博后约的专业阅读
没有孤立绝缘的学问,我们要有通识意识,不要“闭关锁国”,不要“故步自封”,先通后专,先博后约。如同蔡元培先生的四字箴言——闳约深美,其中的“闳”与“约”也阐述这个理。在博采的基础上加以慎重选择,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人生有限,知识无穷,不能把摊子铺的太大,以便学有专长。
比如我们在儿童阅读指导的路上要“专”,那么我们要有哪些通识呢?可能涉及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儿童文学、班级管理、人际交往等等的相关学问与专业,我们必须要先通、先博,在“通”与“博”的旅途中,逐渐形成系统,到达“约”与“深”的境界。
③消遣式阅读
消遣阅读,建立在兴趣之上,并不系统,如同打游击,蜜蜂采蜜式阅读。
④研究式阅读
研究阅读,不仅仅是兴趣,更需要有坚持的品格与训练的系统。
儿童阅读指导师,更需要研究阅读的精神,抱着为学者的态度在浪漫——精确——综合这条路上不断打磨,不断提升自己的指导水平。
⑤围绕中心的阅读
以科目为中心,把握这一主题,精选相关书籍,以求对这一科目达到深入。比如历史科目,比如生物科目。
以问题为中心做主题阅读,重要的书要全看,其余为主题做补充的材料有重点的看,涉及阅读方法有跳读与略读。
以问题为中心做文本解析,每一遍的重点都要有侧重,朱老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以小说为例,第一次但求故事结构,第二次但注意人物描写,第三次但求人物与故事的穿插,以至于对话、辞藻、社会背景、人生态度等等都可如此逐次研求。这样的精读,最能锻炼我们的解读能力。
24–25自然段:记忆的储藏室——笔记与卡片
读书,博观约取,不断思考与输出,旧识串联新知,不断扩充脑容量,形成巨大的知识系统网络,从此刻起!
朱光潜老先生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此时此地此身能做的事,决不拖延,不要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拿破仑说:不要等待,时机永远不会恰到好处。走抵抗力最大的路,需要此身一直在路上!
加微信号立即领取:原本价值3800元的《写作小白进阶课》合集包。现在0元赠送!!!活动期过后恢复原价 立即加老师“菲凡资讯”领取,备注:001 没有备注的不送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fzx8.com/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