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们如何成为学霸?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教育专家Douglas Barton 横跨几个大洲,数个国家,花了13年对那些顶尖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学霸们做了这些普通学生没做的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不要高估智商的重要性
天赋这东西,是你不能决定的,也是很容易耗光的。
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的练习。
(1) 自我激励
优秀学生们有明确的自我认知,知道哪里薄弱,如何对症下药,能一针见血地解决问题,不会有太多迷茫期和抱怨期,而是一直在做有效的努力。
(2) 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也可以说是自律,自律其实是胜于智商的。
当别人做半小时作业、玩两小时手机的时候,他们却能保持高度的专注力,隔绝干扰、周遭极具诱惑力的事物,认认真真地将作业完成再去玩,看起来他们学习时间不是很多,但其实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长却是胜过90%的同学的。

(3) 弹性心态
像生活一样,成绩也不会一直四平八稳的,但他们懂得及时调整自己,有面对失败的平常心和重整旗鼓的自信心。
拥有一颗这样的弹性心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不要单纯以努力学习为目标
努力学习,这是读书的必要条件,几乎是每一个人都要做到的事情,并不是谁可以拿出来挂在嘴上的优势。
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那么学霸们都是如何学习的?
(1) 笔记
他们会做大量的练习测试。

每逢练习测试之前,有15%的同学会静下心来做笔记,整理他们所学的知识点;5%的同学会重写笔记,将他们所学的内容简单地通过一遍又一遍写下来;约56%的同学会阅读笔记,反复重温曾经的知识点和易错点,一次又一次直到记下来。
这也就说明,约76%的同学正花费他们大多数时间去简单记忆笔记内容,要么将它们再捋一遍、写一遍,要么一次一次地去反复阅读记忆,从而熟练掌握零碎的知识点。
只有记得清楚了,才能更加熟练地应用,而每一次应用过后,又再掌握一些知识点,补充笔记,反复记忆。
这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事。
(2) 平衡
这个点挺新奇的。因为我是一个不喜欢做规划的人,今天的任务只要完成了就行,所以一日一日地列计划于我而言并没有什么鞭策性。
而专家在视频中提到的是,优秀的人他们做规划,规划自己什么时候不学习。

学习是反人性的,爱玩才是天性,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学习起来是痛苦的。
当他们完成了时间表上的活动,例如社交、运动、爱好,他们会很开心,因此他们的心理是平衡的,这个好的心态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他们就更容易保持高效。
这其实可以说是另一种自律:
规划自己的休息时间,完成了就很满足,进而高效学习,以此达到心理的平衡。
写在最后:
其实我们都知道,优秀的同学占少数,很多同学也花费了大量大量的时间,甚至比成绩好的同学花的时间还多,可就是考不出好成绩,题目还是不会做。

那么你就需要扪心自问,自己一天究竟搞懂了多少知识点,会了多少以前不会的解题思路,还是只是在努力学习,一天忙忙碌碌,然而并没有什么收获。
“动脑筋才是真正的勤奋。”
戴建业老师说的这句话,我时常铭记在心。
与大家共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fzx8.com/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