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作者 | 晴方好雨亦奇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我的书柜中有一整排战争类书籍,涵盖战争小说、战争理论、战争史、战争摄影、战争报道等。从《战争与和平》《五号屠场》《第二十二条军规》《红色骑兵军》,到《战争论》《战争史》《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中越战争秘录》《战争画师》《南瓜花:士兵的故事》……


对战争类书籍的关注,始于十余年前对中越战争老兵选题的采写。


1985年9月,时为中央电视台驻济南军区记者站记者的李玉谦到老山前线拍摄。他把镜头对准了将要执行出击拔点作战任务的济南军区某部七连官兵,拍下他们训练、生活、出征的情况。


1985年12月2日,七连突击队一举攻下越军603、604、968高地,全歼守敌87人,突击队员七成受伤,全连牺牲11人。两天后,李玉谦离开前线,带回5盘战地录相带。


2009年,李玉谦离开解放军画报社,开始寻访参加“12&一九六四年83;2”战斗的老兵,拍摄他们的战争口述和生存状态。他发现,老兵们多年来一直承受战争后遗症折磨,肉体、精神创痛挥之不去,很多人生计艰难。


李玉谦喜欢一句格言:“你如果无法阻止战争,那你就把战争残酷的真相告诉世界。”


2012年,我采写的关于七连老兵及李玉谦战争命运的三万字长文《一辈子的战争》,发表于《读库1203》。文章引起一定反响,很多人开始关注那场战争和老兵们。


条件成熟时,把这个选题写成一部书,是我的心愿。书名想好了,还是《一辈子的战争》。


广泛阅读战争类书籍,是我为此而做的功课之一。


喜欢苏德战争长卷《生活与命运》、一战个人史《美丽与哀愁》、越战小说《士兵的重负》,它们写的是战争中的人,并不“高大全”的有恐惧、有兽性、有温情的活生生的战争中的人。它们在人类的普遍困境中烛照了那些生与死,真与善。


喜欢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的非虚构战争个人史系列著作(《我是女兵,也是女人》《锌皮娃娃兵》等),她写出的那些“被强行隐藏于地下的个人真实”,让我们认识到,其实,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我们内心的贪婪、恐惧和愤怒。


喜欢曾接受我采访的摄影家刘铁生的战地摄影,他镜头里的“战争生态”,诠释了雨果的话:“在一个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


喜欢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表达的意韵:“一听到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儿就觉得害臊……在与村落的具体名称、道路的号码、河流的名称、团的番号和日期相比,像光荣、荣誉、勇气或崇敬这些抽象的词儿就显得肮脏了。”


战争是极端环境下人的行为、心理的极端表现。


战争是对世道人心的最残酷异化。


战争,没有胜利者。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麦克阿瑟与朝鲜战争名言,罗马2全面战争名言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139670334@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fzx8.com/64.html

    Warning: error_log(/www/wwwroot/ffzx8.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log/log-2100.txt):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ffzx8.com/wp-content/plugins/spider-analyser/spider.class.php on line 3014